许多人也以编造故事为乐,例如鼎鼎大名的伏尔泰,就以编造一系列名人故事,名人案例著称。
现在的互联网更是如此了,大家辩论的时候,总是喜欢举一个知名的案例故事来压你,但是这些故事,案例是真的吗?还是只不过是另一个版本的落樱神斧华盛顿呢?
出自自媒体的故事大家可能不信,但如果故事出自名人之口呢?就一定是真的了吗?
以一个著名的价值投资警示大家不要上杠杆,不要急着发财,要懂得慢慢变富的故事为例子吧。
凡是价值投资的案例,大多举巴菲特芒格和伯克希尔,而不要加杠杆的故事显然也如此,进年来互联网上喜欢举一个例子,说伯克希尔其实原先是三人组,在巴菲特和芒格之外,还有个叫里克格林的人,可是这个人太心急,不懂得价值投资的真谛,不知道要耐心的,慢慢的变富,急着发财,在投资上上了杠杆,最终爆仓,以40美元一股的价格把自己的股票卖给了巴菲特,然后今天一股涨到了40多万美元,这人就这样痛失了成为传说的机会。。
这故事有点像什么呢?像前几年很流行的另一个故事,讲苹果公司另一个创始人,把10%的苹果公司股份800元就卖给了乔布斯,结果现在苹果涨到了多少,那人亏了多少。。当然这故事还有另一个转折,就是发财的乔布斯最后劳累死了。而800元卖股票的人还活着,问到底谁赚了?
苹果的故事的问题不在于事实,而是在于常识,韦恩卖是必然的,不卖也不会躺着发大财,乔布斯不会让他坐享其成白嫖的,大不了出门再建立一个新公司就是了。。大佬们又不傻。。
而格林的故事呢,可能甚至连事实都没有,因为任何对巴菲特有一点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巴菲特为了回击80年代日渐兴盛的市场有效学说,1984年专门搞了个演讲,列举了一大堆奉行价值投资策略,击败了市场,大赚特赚的人。
而在这个著名演讲,格雷厄姆与多德部落的超级投资者里。巴菲特还专门展示了里克格林的投资业绩,1965-1983,收益222倍,年化32.86%。。
1974年业绩为-34.4%。1974年之后里克格林,继续保持着极佳的业绩和收益率。74年到83年,里克的业绩翻了差不多17倍。。。
而且也一直是芒格的那个每日日报的第二大股东,副董事长。芒格传里给了他极多的出场。
但如果线年爆仓退出投资舞台,那为何84年巴菲特还要拿他的业绩出来展示,并极力夸奖他?74年之后格林明显还在活跃,并不断与巴菲特芒格合作,巴菲特还将他归入格雷厄姆多德的超级部落,巴菲特会将一个10年前加杠杆爆仓被迫退出伯克希尔的人拿来当价值投资者的榜样演讲宣传吗?
但是74年爆仓40美元一股卖掉伯克希尔这个说法,又显然不是大V或者自媒体们编的。因为07年和巴菲进午餐的两个人,盖伊在《与巴菲进午餐时,我顿悟到的5个真理 》,帕伯莱在专访里都用了同样的说法,说是午餐上巴菲特自己说的。这两位大佬显然没必要说谎。看上去应该是出自07年巴菲特之口无误了。。
因为同样的,珍妮特洛尔的《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传》,里面是把格林当做芒格密友来写的,包括了许多对格林的采访,和格林自己的说法。
是格林建了个航空公司PS集团,90年卖给了巴菲特22%的股份,最后巴菲特投资的几千万美元,亏得毛都不剩。。。一些专家认为巴菲特投资这个PS集团,纯粹是为了帮助格林。
因此笔者个人猜测这笔投资,才是之后巴菲特不再与格林合作,同时格林91年退出伯克希尔的线年爆仓退出投资舞台的说法更合理。
停,说到这里,可能大家要问了,巴菲特和格林的说法不一,为什么不取信巴菲特呢?
那显然是因为74年这个说法存在一个除了我上面说的演讲之外的巨大矛盾,也是我判断巴菲特的说法有问题的关键。
那就是74年格林是不直接持有伯克希尔的股票的,格林是持有5%的蓝筹印花公司,格林的伯克希尔股票是通过蓝筹印花公司1978年并入伯克希尔取得的,芒格也是在1978年才通过把自己10%的多元零售和8%的蓝筹印花并入伯克希尔,获得了2%的伯克希尔股票,成为伯克希尔副主席的。
因此芒格传里,他自己的说法,90年代搞航空公司大坑,被迫出售5700股伯克希尔的说法似乎更合理。
(格林搞的航空公司这个大坑,不仅坑了巴菲特几千万,还把芒格其他朋友也都卷了进去,大坑一笔,看来创业比上杠杆坑多了,上杠杆坑自己,创业坑自己和朋友)
本文由:意昂体育照明导光管采光系统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