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发布ESG报告 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

  产品系列     |      2024-06-28 20:53

  近日,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力斯”)发布2022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赛力斯持续践行ESG理念、提升ESG管理水平,在绿色减排、创新研发、心系员工、公司治理等维度以实际行动诠释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改善生态、降碳减排的重要抓手。赛力斯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秉承“推动汽车能源变革、创想智慧移动生活”的使命,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涵盖设计、生产、物流和回收等环节,贯彻绿色、轻量化、智能化产品开发理念。在绿色设计方面,赛力斯汽车采用轻量化设计、智能化平台设计和电池绿色设计等设计理念,搭配增程技术、整车轻量化和车联网云服务平台(VHR)等优化措施,整车能耗明显降低,有效保障续航目标达成。同时赛力斯汽车积极践行绿色生产,控制三废排放和降低噪音污染,2022年,赛力斯汽车三废处理率和污染防治达标率均达100%。值得一提的是,赛力斯汽车还致力于降低包装环节的环境污染,推行循环使用包装,涵盖塑料箱、料架、围板箱和托盘等配循环包装使用率达到98.1%。以AITO问界M5、M7为例,其在内饰用料上管控极为严苛,从材料上杜绝有害物质。在健康座舱相关测评中,AITO问界车型荣获多项健康认证,让新车无异味,守护用户健康。

  在企业发展进程中,赛力斯始终将研发创新置于核心位置,公司坚持“软件定义汽车”理念,围绕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持续在前沿技术领域投入研发。2022年,赛力斯全年研发投入31.06亿元,AITO问界核心研发投入累计超120亿元,拥有超3000项核心技术专利,超过300项发明专利。

  自步入新能源汽车赛道后,赛力斯加速驶入创新产品研发的“快车道”,陆续推出了纯电、增程等多技术路径的智能化新能源车解决方案,自主打造的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DE-i)在技术层面实现了对第三代增程器、驱动技术、电池 PACK、智能控制等方面的全面进化,具有低能耗、长续航和高性能等方面的行业领先优势,为实现科技创新、低碳绿色的出行方式赋能。此外,赛力斯智慧工厂以数字化为核心,关键工序100%自动化运行,以先进的制造运营管理系统和制造工艺流程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李记)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利用这些特殊细胞的治疗方法,逆转视神经、大脑和脊髓损伤,恢复患者失去的神经功能。

  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6月25日,与会嘉宾在交流讨论。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意昂2注册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育秧、移栽是人们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而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进行水稻直播,是近年来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方式,但也存在出苗率较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破土出苗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

  在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本文由:意昂体育照明导光管采光系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