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多层次保障”,高品质推动住房保障工作,持续做优民生工程,推动多元群体和谐融合、共享发展,让更多老百姓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更好感受厦门的人文关怀、城市温度。
洋唐居住区位于厦门市翔安区南部核心区,2010年12月开始规划建设,占地面积约48.7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37.8万平方米,提供住房约1.34万套,可保障人数约3万人,是福建省建成投用的最大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该小区被外界称为厦门最美保障房小区,曾获中国建筑界的“奥斯卡”奖鲁班奖等奖项。
“居住环境比原来好太多。”六年前,李女士从马巷的老房子中搬出来,住进了洋唐居住区。“虽然户型不大,但南北通透、明厨明卫,品质可以媲美商品房。”
有时候,她在窗边一坐就是几小时,阳光透过窗子洒满屋内,望着小区内一片绿意盎然,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安静与自在。
高品质建设创造高品质生活,洋唐居住区之所以能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答案或许就在其中——
数据显示,洋唐居住区建筑密度小于30%、绿化率高于33%,这意味着楼栋间距大、绿化多,住户推窗见绿,光照不会因邻近楼栋太近而被遮蔽。
小区均按照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和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小区进行建设,小区绿地普遍建设了海绵设施,建筑大量采用了光伏、光导等节能环保技术,仅地下车库的光导照明就铺设了200多个,不仅节能降耗,还降低运营管理成本和居民生活成本。
•城市的雨水通过透水路面被城市园林植被和土壤吸收、涵蓄,多余的水经暗渠收集排放,一部分引流到旱溪和水系公园;
水系公园、旱溪公园的设计建设既生态环保,又提供了市民休闲漫步的绿色空间。
除了打造绿色、低碳、环保居住空间之外,洋唐居住区还不断根据住户的实际需求优化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
针对住户反映的电动自行车停放难、充电难等烦心事,因地制宜建设了25个电动自行车充电停车棚,打造绿色安全的出行、停车环境;
为了使居民垃圾投放不脏手、垃圾箱房不熏人,小区建设了17个密闭式处理的智能垃圾屋,助力垃圾分类标准化、减量化、资源化管理。
小区的智能垃圾屋采用密闭式处理,形成全市保障房小区智能垃圾屋建设统一标准
说起小区配套,家住洋唐居住区25号楼的谭女士直竖大拇指。今年年初,她女儿女婿先后失业,岛内每月2000多元的租金,婴儿日常奶粉等开销,倍感“压力山大”。
幸运的是,夫妻俩顺利申请到洋唐居住区的精装房,两室一厅,明厨明卫,月租金才500多元,意外的是小区配套特别完善。
作为福建省保障性住房“和谐人居”首个设计试点项目,洋唐居住区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高标准配建了4所幼儿园、2所小学、1所中学和2个社区服务中心,对面配套有大型商业综合体闽篮城市广场,集超市、餐饮、购物、健身、娱乐于一体;
•周边有15条公交线号线鼓锣站就在家门口,至厦大附属翔安医院车程仅约10分钟,住户生活、工作通勤便捷、省心;
•社区还配有2个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影院、医院、公园等,宛若一个配套完善、市民安居的“小城镇”。
洋唐居住区在厦门众多保障房小区中,是很特别的存在,不仅面积最大、住户最多,入住群体也最多元——洋唐居住区内涵盖的房源类型包括保障性租赁房、保障性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人才住房等。
然而,即便聚集了这么多类型的保障群体,洋唐居住区的住户们却鲜有纠纷,邻里氛围良好,秘诀在哪?
市住房和建设局打造的“住房直通车”近邻党建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打通党群关系、邻里关系“最后一米”,洋唐居住区社区治理实现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小至生活设施的配置,大至社区治理,都邀请群众全程参与。
同时,通过倡导发动,本小区内医生、警察、法官、律师、教师等专业人才组建起6支志愿服务队伍,实现社区内互需互助、爱心互帮、自治管理。
家住24号楼、年近70岁的彭阿姨行动不便,同片区的志愿者马培淑和兰毓动帮其买菜、做饭、买药,甚至涂药、推拿,缓解其病痛,连续五年不间断。
为了分类精准提供帮扶服务,相关部门聚焦保障房业主特性,建立“重大变故必访、生病必访、重大节日必访”三必访机制,将小区的居民按照老、特、贫、一般居民等四种类型设立红、橙、黄、蓝“四色信息卡”,加强重点对象关怀帮扶。
洋唐居住区管理方还整合洋唐居住区周边企业及住户资源,定期举办针对小区住户的定向招聘活动,推动生活困难住户就近就业,以实现不同收入、不同职业的居民互助互补,和谐共居。
为了提升住房居住安全感,市住房和建设局用科技赋能——依托人脸识别智慧安防系统,实现了保障房小区监管治理精细化、智慧化,为小区居民营造安全、和谐的人居环境。
住户回家“刷脸”就能开门,外人无法随意进入小区,居住安全感十足。这套人脸识别智慧安防系统还能实现对孤寡、残疾等特殊群体的远程关注。“我们有特殊群体管理名单,点开APP就能查看他们的进入情况。”物业管理人员陈女士点开手机里的一款智慧社区APP,随机查看家住22号楼陈姓孤寡老人出行记录,发现他近期每天11:37左右回小区,且手里都提着一袋菜,身体硬朗。
“利用大数据分析,我们还能研判房源使用情况!”陈女士说,一般而言,刷脸记录和水电记录都没有的,或者没有刷脸记录却有用水用电记录的,属于异常情况,系统能自动预警涉嫌空置、违规转租转借等异常情形,同时实现空置房管理、停车管理、出入口管理等业务线上化管理。
洋唐居住区,是高质量落实习关于厦门“跨岛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自2006年至今,厦门累计分配、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约15.8万套(间),保障人数近30万人。
未来,厦门将紧盯“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以努力让百姓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聚力打造安居住房、品质住房、安全住房、法治住房、智慧住房、网格住房,推动住有所居、住有安居、住有宜居,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本文由:意昂体育照明导光管采光系统提供
